“真的太感谢司法所了,要不是你们及时介入,孩子的未来可就毁了……”前不久,诸城市密州街道的李女士握着密州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原来,李女士的儿子小宇因一时冲动参与了一起轻微违法事件,密州司法所迅速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不仅为小宇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援助,还联合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在多方努力下,小宇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归正轨。这只是密州司法所用心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诸城市司法局密州司法所紧紧围绕“四个聚焦”,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营造良好环境,凭借出色的工作成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聚焦法治宣传,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密州司法所积极统筹协调街道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抓好法治副校长配备和履职工作,从源头上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司法所组织辖区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知识竞赛上孩子们踊跃答题、法治主题演讲中选手们激情澎湃、专题讲座里同学们认真聆听,通过多样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此外,以“健康成长 与法同行”为主题,司法所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进中小学,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的法治讲座,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今年以来,司法所深入村集、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宣传20余场次,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6次,让法治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
聚焦法律援助,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密州司法所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创新实行“当日申请、当日审批、当日介入”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第一时间得到保障。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指派同一名律师“一援到底”,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因案件带来的二次伤害。同时,司法所建立心理后续帮扶机制,与专业心理咨询室合作,对法律援助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在征得法定监护人同意后,积极引导其接受免费心理咨询治疗,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此外,司法所还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司法救助力度,通过法律援助回访,了解受援人家庭经济状况和法院判决执行等情况,积极宣传国家司法救助政策。2024年12月,一名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获得了1万元救助金,生活和学业得以保障。自2024年11月至今,司法所已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3件,切实为未成年人撑起司法保护的“保护伞”。
聚焦管控对象,实行分类矫治管理。密州司法所按照严管、普管、宽管的标准,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建立详细的分类管理台账,实施精准化管理。司法所加强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学校、社区的沟通协作,根据每个个案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定期开展心理矫正和法治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健康心理。2024年11月以来,司法所会同有关部门已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18人次。在春节等特殊节日,司法所还对家庭困难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传递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聚焦社会保护,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密州司法所严格落实案件封存制度,对涉及侵害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卷宗和社区矫正卷宗,在案件办结和社区矫正期满后,及时进行档案封存,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名誉。同时,坚决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要求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在工作中一旦发现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报告。2024年11月以来,已落实强制报告1件。此外,司法所组织密州街道各级人民调委会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自2024年11月至今,共开展排查253次,成功调处涉及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10余件,为未成年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成长环境。
从法治意识的培育到司法保护的落实,从分类矫治管理到社会环境营造,密州司法所通过“四个聚焦”,织就了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网。下步,诸城市司法局密州司法所将继续以责任与担当守护未成年人的美好明天,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大众新闻·半岛网记者 高漫星 通讯员 刘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