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针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推出“生产经营绿色通道”,已为多名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经营困难、扩大活动范围等实际问题。近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了一场聚焦社区矫正对象申请扩大活动范围(涉企需求)的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探索社区矫正对象正当权益保障与涉企营商环境优化的有效路径。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chinazwhb.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9/145312212.jpg"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chinazwhb.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9/145312972.jpg"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chinazwhb.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9/145312272.jpg" />
听证破局:精准回应矫正对象涉企合理诉求
社区矫正对象赵某某等三人均系企业法定代表人,公司亟需其赴西宁市参与重要业务对接及销售、采购等工作,但常规监管活动范围无法覆盖。若缺席,企业将面临重大经济损失及信誉风险。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北川执检”办案团队获悉后,迅速启动涉企矫正对象权益保障绿色通道,决定召开听证会审慎评估其申请。
听证会由案件承办检察官主持,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代表出席说明日常监管情况及技术保障措施(如939签到、在线打卡报告可行性)。涉矫对象详细陈述申请理由、行程安排及保障监管承诺,并提交相关商业证明材料。为确保听证会公平公正,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特别邀请1名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督,3名听证员围绕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听证程序的合法性、决定依据的充分性等提出监督意见,对扩大活动范围后的监管措施可行性进行追问,确保矫正对象不脱离监管。经过充分论证,各方一致同意其扩大活动范围的申请,并明确了定期汇报、信息化监管等配套措施,既保障了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又为企业正常运营扫清了障碍。
权益保障双维并重:社矫对象回归与涉企发展
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将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保障置于重要位置,并敏锐关注涉企矫正对象的特殊需求。一是畅通诉求表达机制。设立涉企矫正对象权益保障绿色通道,对因生产经营确需扩大活动范围的申请优先受理、快速审查。二是强化智慧监管赋能。充分运用电子定位、APP打卡、视频核查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放得出去、管得精准”,消除监管顾虑。三是传递司法信任温度。依法批准合理外出申请,既是对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认可,更是助力其维系企业运营、稳定员工就业、履行经济责任的关键支持,有效避免“一人矫正、企业停摆”困境。
人民监督员:独立视角筑牢公正之基
人民监督员的深度参与是此次听证会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其“第三方”身份增强了矫正对象对程序公正的信任,也提升了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人民监督员在听证后表示:“听证会既保障了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又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让监督看得见、摸得着,这种‘阳光执法’模式值得推广。”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效运行,使检察权在阳光下行使,彰显了司法民主与开放姿态。
“北川执检”品牌持续深化:照亮权益保障之路
“北川执检”办案团队始终围绕保障社区矫正对象合法权益(如就业权、经营权)这一核心,破除机械监管思维。不断深化检察监督,变事后纠错为事前、事中监督,通过听证等形式深度参与审批决策过程,提升监督质效。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社区矫正机构将权益保障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优化审批流程,探索分类分级处遇,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下一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北川执检”品牌将持续深化此项机制,通过将社区矫正对象正当权益保障、涉企营商环境深化、“北川执检”品牌优化及人民监督员外部监督有机融合,以更精准的监督、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护航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检察力量。(郝雪艳 孙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