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中国汽车创新突围,YU7热销背后的中国经济新预期
2025-07-26 20:48

   上市18小时锁单超过24万台——不久前,小米首款电动SUV小米YU7创下了行业新纪录。几天前,距离首车上市仅15个月,小米汽车实现累计交付30万辆。国际电动汽车新闻网站ArenaEV刊文称:“小米YU7以创纪录的订单点燃电动汽车市场热情”。6月30日,第三方机构车Fans确认,小米汽车在此前一周新增锁单28万台,缔造中国汽车行业新纪录。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5px 0px 20px; margin-inline: 0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fzbiaoysk; letter-spacing: 1px; outline: none !important;">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sicmodule.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6/204850392.jpg" />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0.14rem; line-height: 0.2rem; outline: none !important;">施星言 摄

小米汽车的热销,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的缩影。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至6月份,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40%。

中国汽车创新博市场“逆袭”突围

上周末,北京某商场的小米汽车门店人头攒动,即便距离YU7正式上市、创下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的惊人数据已过去半个多月,这款车的市场热度依旧丝毫未减。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5px 0px 20px; margin-inline: 0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fzbiaoysk; letter-spacing: 1px; outline: none !important;">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sicmodule.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6/204851372.jpg" />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0.14rem; line-height: 0.2rem; outline: none !important;">施星言 摄

抵达门店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摆放的客流量提示表——这种常见于主题乐园、热门IP快闪活动的流量管理方式,在汽车零售场景中颇为罕见,直观印证了小米YU7的高关注度。

“当年买特斯拉等了5个月,现在提小米要等大半年,‘好饭不怕晚’,咱国产品牌也是出息了。”车主江先生说。

买车要排队,提车等一年——上一次出现这样的热销场景,还是在10年前的特斯拉,如今换成了“北京造”的小米汽车。价值锚重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逆袭”的故事。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5px 0px 20px; margin-inline: 0px;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fzbiaoysk; letter-spacing: 1px; outline: none !important;">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sicmodule.kub2b.com/file/upload/202507/26/204851112.jpg" />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0.14rem; line-height: 0.2rem; outline: none !important;">施星言 摄

在小米SU7上市之前,不少人曾经带着早年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对其抱有相应的期待——“小米造车,是不是要做汽车行业的价格屠夫?”然而,无论是售价21.59万元起的轿跑SU7,还是售价25.35万元起的豪华高性能SUV车型YU7,都没有陷入低价路线的厮杀,而是“卷”技术、“卷”安全、“卷”体验,不“卷”价格。

在中国同行创新之势的侧面助推之下,国际新能源汽车明星企业也加快了脚步。在小米YU7发布不到一周内,特斯拉在其中国官网宣布Model 3与Model Y两款车型的长续航版本迎来产品升级,续航里程均通过“加速提升”软件包实现提升,这一举措也被行业人士认为是“对小米YU7的反击”。

从追赶到反超,不打价格战、靠创新也能赢得市场,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收获了同行赞誉。“世界上70%的电动车都是中国制造的。他们拥有非常先进的车载技术,每辆车里都有华为和小米的技术,上车后,你无需配对手机,你的整个数字生活就能自动同步到车内。”近日,福特CEO吉姆·法利公开表示。这并不是法利第一次对他的中国竞争对手不吝溢美之辞。2024年,法利就曾表示,小米是“一个比汽车公司强大得多的行业巨头和消费品牌。”

激活消费折射经济新预期

今年 29 岁,家住北京的黄女士在1 月份决定增购一辆汽车,家中已有一辆德系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的她,将目光投向了小米YU7。

无独有偶,在湖北武汉,家中已经有一辆日产豪华品牌轿车的孙女士,在去年新购入了一辆SU7后,又对新上市的YU7摩拳擦掌,“家里还缺辆SUV,好想‘剁手’啊。”

在过去,汽车消费市场中,男性消费者占据绝对主流。随着SU7、YU7两款小米汽车车型先后上市,汽车行业的消费人群正在加速吹进“新风”。把女性用户从副驾请到主驾、在拼性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好开好停”、设计细节中充分考虑亲子用户的敏感需求……雷军在不久前透露,小米汽车车主平均年龄约为33岁,女性车主占比达到30%。

“有些传统需求,要么饱和,要么过时,而新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共同诉求。事实证明,消费者不是没钱,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消费品。”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从《哪吒》IP爆火,到小米YU7热销,说明老百姓不是没钱消费,而是市场太缺少切中用户痛点的好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的起售价超过25万元,传统豪华品牌曾长期占据这一价位的主要市场,国产汽车往往只能靠低价争夺市场空间。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认为,小米改变了这样的格局,消费者愈发愿意为懂用户、有创新、高质量的国产电动汽车买单,这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双向奔赴的正循环。小米YU7的热销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创新已经成为激发中国庞大消费潜力的钥匙。

数据显示,下单YU7的车主中60%到70%为增换购,购车者整体年龄比小米SU7稍大,但也以“95后”、年轻家庭用车为主。“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清晰:大家对于中国经济和自己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未来预期。”厉克奥博说。

千亿产值托举京津冀智造升级

这个夏天,不少全国科技、汽车爱好者家庭有了一个新的暑期打卡地——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一年,这里预计将接待10万名访客参观。在京城东南的这座超级工厂,每次开放参观预约,名额总是很快一抢而空。

魅力在工厂里,又不全在工厂。在这座面积比北海公园还要大的智造园区里,研发、生产、销售、体验等各种功能集于一体。智能机械臂灵活挥舞、9100吨超大型压铸岛让“铝水”秒变一体化大型零件、人工智能赋能视觉检测协同作业、数百台机器人自动运转、车身车间关键工艺100%自动化……智造产线上的每个灵动数字都是汽车产业升级的佐证。

今年春节假期参观了小米汽车工厂后,资深米粉田丹告诉记者,他和爱人已经决定,几个月后YU7一上市,他们就立刻下单。半个多月前,YU7开售当晚,田丹不到1分钟内就完成了锁单支付。几个月后,他所订购的钛金属色YU7 MAX,就将从他亲自参观过的产线上下线。

小米汽车、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目前,北京共有8家在京生产制造的整车企业,2024年汽车与交通产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按小米汽车发布15个月交付超30万辆计算,仅小米汽车一家企业,在15个月内交付的汽车产值就已超600亿元,YU7上市后,更是有望推动小米汽车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数千亿产值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成千上万家供应商的合力,也是数亿百万计家庭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我们选择在北京造车,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选择供应商伙伴时也有个前提——同等条件下,北京供应商、京津冀供应商优先。”雷军近日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除电池外,小米目前有30%到40%的供应商是京津冀企业。

如今,这个数字仍在攀升。记者走访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时发现,紧邻小米汽车工厂的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雷军透露,随着这座宁德时代在华北地区的首座电池工厂明年投产,小米将有70%的供应链配套实现京津冀供应。

目前,汽车产业已跃升为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2024年北京市汽车制造业实现15%以上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0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

校检:孙朝阳 张萌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中国汽车创新突围,YU7热销背后的中国经济新预期】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chinazwhb.kub2b.com/news/581.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mob.kub2b.com/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6条精品旅游线路、景区购票折扣……怀化向你发出的邀请快收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刘诗琪 通讯员 周夏雨摄像 龚文 易昂 童臻熙 邹尚奇实习 王书悦 杨惟轶今年9月下旬,第五届湖南旅游发
算命、修订家谱、卖课…部分私募“不务正业”遭监管通报
财联社6月24日讯(记者 闫军)算命、修订家谱、自媒体卖课、为券商导流……私募基金违规乱象越来越“抽象”了。继此前通报“十层
科学与健康丨护好人体的“解毒中心”!世界肝炎日前夕共话肝健康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护好人体的“解毒中心”!世界肝炎日前夕共话肝健康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储存能量、清除血液毒素、生产重要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到495.50亿元
7月17日,第八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蒋胜男、麦苏、血红、何常在、骁骑校、晨飒等近60位作家,、番
Lunita7.14-7.20星座一周运势
本周是沟通插曲,修复关系,创伤再现的一周。本周水星即将在狮子座逆行,我们会感受到内在矛盾的心路历程。水星狮子本身就自带强
河声丨高铁宠物托运扩围:服务升级,温暖一路相伴
从4月8日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到6月20日京沪、京广、京哈、沪昆等8条高铁的25座车站、38趟动车组列车开放服务,铁路部门扩大高
国家电影局:2025上半年电影票房292.31亿元 同比增长22.91%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
带娃旅行,暑假日照景点攻略篇
去日照前一定要知道的事!速存天气与最佳季节最佳时间:5月-10月(夏季可下海,9月-10月人少海鲜肥)防晒必备:日照紫外线强,墨镜、
河南超市,都在忙着“烤面包”
时隔多年,商超烘焙再次来到聚光灯下。7月18日,经过38天调改的永辉超市巩义豪布斯卡店正式开业。其商品结构变化最明显的是,烘
具身智能测评实验室联合体与职业技能图谱正式发布
6月20日,以数智驱动、生态共融为主题,由北京市经信局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主办的具身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