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服务创新主体,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进展。
图文实录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 郭雯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月的发布会我们聚焦专利质量提升,向大家介绍我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服务创新主体,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审查质量、代理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工作进展。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先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女士、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秘书长赵建军先生。我是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郭雯。首先由我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今年是专利法实施40周年,4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发明创造快速增长,截至今年5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7万件,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近500万件的发明专利,体现出我国创新主体的蓬勃创造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孕育了无限潜能。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质量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主旋律、硬任务,聚焦创新主体的现实需求,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全方位推动专利质量提升。
一是优化专利申请评价指标,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加强政策引导,从“考核、评价、资助”三方面政策入手,推动各地优化调整专利相关指标考核政策,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评价政策,以及专利资助奖励等政策中,明确要求不得直接将专利数量作为主要条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督促企业、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优化调整内部专利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规定中涉及专利的唯数量指标,加快完善以产业化前景评价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
二是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效率,优化按需审查机制。及时收集各类创新主体对专利审查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积极推进“优案优审、按需审查”,统筹调配优质审查资源,按需提供优先审查、快速审查、延迟审查、集中审查等多种审查模式,提高审查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质效。今年1—5月,我局已开展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集中审查13批次,授权了一批能有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高价值专利。此外,我局还在研究大模型技术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推动审查工作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
三是完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提升服务对接精准性。依托7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各类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今年1—5月,通过保护中心预审途径进入审查的三种专利申请达到10.9万件,同比增长37.5%,有效满足了创新主体快速协同保护需求。近期,我局还推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精准服务备案主体名单,对重点主体进一步加强主动对接,提供跨区域专利预审、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等精准服务。
四是提高专利代理服务质量,提供优质专业服务。指导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遴选一批社会信用好、业务水平高、履行行业自律责任到位的专利代理机构,以诚信、专业的服务助力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为优质专利申请。推进实施专利代理服务采购政策,指导创新主体在选择专利代理服务时,既考察机构资质、信用等内容,又注重服务团队的领域背景、业务水平和服务经验,引导代理服务从“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夯实提升专利质量的中间环节。
以上就是我局精准服务创新主体,全方位推动专利质量提升的有关工作进展。下面,我们愿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一下所属媒体。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刚才郭司长在发布时提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在全国建设7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请问这些保护中心在服务创新主体、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央广网记者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连续7年开展针对代理行业的“蓝天”行动,今年行动强调“综合治理”。请问在综合施策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现阶段有哪些进展?
经济日报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了专利审查服务创新主体方面的考虑和做法。能否再具体介绍一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提升专利审查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向上滑动阅览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 蒋彤
谢谢你的提问。当前,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质量是专利审查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致力于以高质量审查激励高水平创造、推进高水平保护、促进高效益运用。为助力更多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审查中我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提高专利授权质量。授权质量是创新主体行权、用权的基础和保障。一方面通过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严格依法审查,推动以“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这“三性”评判为主线的全面审查,特别是加强创造性审查,强化相同审查领域的质量管理和业务指导,促进审查标准执行一致,确保审查结果正确无误、授权范围清晰得当,不断提高所授权利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强化初审、实审、复审、无效各环节协调联动,增强质量提升的系统性和协同性。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授权质量保持稳定。
二是促进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专利申请源头治理方面,我局坚持治理成果巩固和加强正向引导并重,推动创新主体、代理机构不断提高申请质量。一方面,加强预审把关和申请受理端排查,依法依规将抄袭、拼凑、造假的申请在前端处置,防止干扰正常审查秩序。另一方面,加强正向引导,对诚信经营的创新主体和代理机构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引导创新主体更加关注申请质量。同时推动地方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共同推动专利申请质量提升。
三是加强社会监督评价。我局高度重视社会对审查质量的监督和评价,今年大幅增加审查质量社会满意度调查样本数量,同比增加了67%,通过扩大调查覆盖面,进一步客观准确了解创新主体对审查质量的评价。此外,我局畅通常态化沟通渠道,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专项调研等形式,宣传最新审查政策,及时听取创新主体对审查工作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问题追踪与反馈工作,提升答复时效,超过95%的社会意见在5天内完成答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稳步提高审查质量,以优质的专利审查服务创新主体,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刚才提到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正在遴选一批代理机构,与创新主体开展精准对接,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专利申请。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法治日报记者
随着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运行管理方面有什么新举措?未来有什么新的工作打算?
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专利申请技术性强,对代理服务要求高。优质的代理服务,是保障专利质量的重要一环。请介绍一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推动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专利质量提升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中国新闻社记者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各领域广泛运用。请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审查持何态度?人工智能的推理结果是否可直接作为审查意见?
潮新闻记者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是全国性专利代理机构行业自律组织。请问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专利预审是专利快速审查的途径之一。请问不同保护中心是否有产业领域及案源数量的限制?服务专利预审备案主体方面,具体有怎样的考虑和安排?
紫荆杂志记者
近年来,随着专利审查效率的持续提升,不同领域待审专利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请问国家知识产权局如何合理调配资源,既保证审查周期,又确保审查质量?
郭雯
由于时间关系,答问环节就到这里。媒体朋友如果有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更多问询,可以会后联系我局新闻宣传部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