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胡伟俊: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房地产
2025-07-18 09:20

图片

文丨胡伟俊

准确而言,提振消费的关键,短期在于稳地产,长期在于去地产。短期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来稳住总需求;长期在于以财政转型告别土地财政,从根本上提升消费率。

短期而言,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

自2021年起,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也从2012-2021年的10%降至2022-2024年的约4%。房地产与消费的同步下行绝非偶然。房产占中国家庭财富的60-70%左右,房价下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同时,房地产下行拖累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进而影响就业市场。这些因素均导致家庭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稳定房地产的关键在于扭转预期。预期偏弱导致需求不足,房价下跌,令预期进一步走弱。央行2024年四季度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只有约15%的受访储户愿意增加购房支出,处于历史低位。

弱预期下,购房者更关注房价走势而非政策优惠,常规政策如降息、降低首付比例等效果有限。类似楼市过热时调控房地产,常规手段同样收效甚微。最终还是靠“三条红线”等强力措施阻断开发商资金流,才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冷却。

如何破局?房价由供需关系决定,供过于求使房价易跌难涨。应通过政策创造需求,扭转预期。例如,政府可通过收购土地及存量房、实施棚户区改造等措施,为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同时,需要恢复市场对于民企开发商的信心。购房者往往会因为保交楼的问题,避开民企开发的楼盘。而且债务重组进展缓慢,导致房企的新增融资非常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为房屋交付提供担保、有序推进债务重组,以降低开发商的信用风险,稳定行业运行。

当然,稳地产并不是促消费的唯一手段。政府也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提高总需求,比如全民“发钱”,或者大幅增加社会福利支出。但现实中,稳定房地产或许是最可能落地的政策选项。但具体的政策出台,可能需要等到出口出现明显下行。历史上,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2020年,外需长期偏弱,房地产作为内需之锚作用凸显。直到2021年出口增长30%,外需激增为调控地产创造了政策窗口。待外需再度趋势性下行,房地产的作用将再次显现。

长期而言,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去地产

中国的家庭消费率,也就是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38%(2018-22年的均值),远低于OECD国家的59%。笔者在2023年一篇研报中分析了其背后的三大原因。首先,家庭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中国为60%,低于OECD国家的65%。其次,家庭的购房支出偏高:中国家庭收入中约19%用于购房,高于OECD国家平均的8%。第三:在扣除购房后,中国家庭仍将剩余收入的22%用于储蓄,而OECD国家仅为2%。

因此,提高中国的家庭消费率有三条路径:提升家庭收入占比、降低购房支出、减少储蓄率。但要看到这些都是表面症状,背后的根源在于土地财政。

首先,在收入分配上,中国公共部门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土地出让金(2018-22年占GDP的8%),这部分收入最终由购房者支付,从而挤占了相应的消费。家庭收入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金融投资收益较低,一方面是家庭财富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另一方面在于融资过度依赖土地和政府信用,对资本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抑制。

其次,购房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偏高,原因在于土地财政下,住房用地供应受限,使房价相对于收入偏高。根据第三方机构Numbeo的统计,全世界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十个城市中,中国大陆占了三席(北京,上海,广州)。

第三,扣除购房后,中国家庭储蓄率仍高。土地财政的底层逻辑,在于地方政府通过基建投资来推动土地升值,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从而进行更多的基建投资。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基建投资而非社会福利。以医疗支出为例,中国家庭的自付比例高达35%,高于OECD国家平均的19%。由于缺少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中国家庭需要为养老,医疗和教育储蓄更多资金。

需要看到,这类长期预防性储蓄和前面提到的短期储蓄不同。居民增加短期储蓄是由房价调整和就业下行等周期性因素导致的。一旦房价企稳,就业回暖,人们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但除非社会福利体系显著改善,家庭仍将为未来不确定性储蓄。

去地产化的改革方向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的“土地财政”,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税收能力和资本市场都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土地财政动员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与全球化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奇迹。但也要看到,土地财政导致了家庭收入占比偏低,房价偏高,社会福利支出不足,使家庭消费率长期偏低。

三十年后,中国已建成发达的基础设施,而税收能力和资本市场也有长足显著进步。如果想真正提振消费,需要告别土地财政,转向财产税和更完善的所得税体系。这将提升家庭收入占比,降低购房支出比重,并激励地方政府增加社会福利投入,从而减少家庭储蓄、增加消费。

此外,土地财政下房价过高,有房者资产升值,而首次购房的年轻人负担沉重。若将土地收入视为隐形税收,消费倾向更高的年轻群体面临更高税率。因此,财政从土地转向税收,不仅符合公平原则,还将使消费倾向更高的群体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

常见的误区:长期问题短期化,整体问题碎片化

回到本文的核心观点:提振消费的关键,短期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以稳住总需求;长期在于从土地财政转型,从根本上提升消费率。

在这一过程中,需避免两大误区。首先是长期问题短期化:因为“去地产化”是长期目标,便忽视短期稳地产的必要性。近年来的经验显示,虽然家庭购房支出下降,但房价下跌带来的财富损失,加上总需求走弱带来就业市场偏弱,导致人们增加短期储蓄,消费反而变得更弱。其次是整体问题碎片化:只看到表面的症状而非根源,虽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只有通过新一轮财政改革告别土地财政,才能推动中国经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胡伟俊: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房地产】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baitong.kub2b.com/news/239.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网资讯移动站 http://mob.kub2b.com/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战争图文小说-紫川(02)
作者:老猪瓦伦要塞建于帝国历456年,扼守在远东地区与紫川家族中央腹地的唯一通道长河公路上,号称大陆上第一要塞(除了魔族的
3月,10部国产大剧开播!王宝强新剧,露出了“年度剧王”潜质
今年的电视剧市场,真让人捉摸不透。按照前几年惯例,开年往往是电视剧最为火爆的时期。最重磅的剧,会抢先放出,趁着观众的假期
晚AI大众|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第二次出舱;2025山东省夏季高考分数线公布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记者25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
万字长文探讨跨链解决方案,如何让跨链代币具有可互换性?
撰文:Alex Hook、Emmanuel Awosika编译:Glendon,Techub News本报告分为两部分,第 1 部分概述了跨链领域面临的挑战,例如跨链
深圳南山区小学期末试卷,为了素质,还是为了应试?
1月9日,深圳南山区小学数学期末考试的结束铃响起后,家长没有等到孩子,而是被临时通知,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真是活久见!考的
装机超1500万节点、兼容9.6万软硬件,OpenCloudOS最新成就前瞻!
自 OpenCloudOS 诞生至今,关于它的话题一直在业界延续。● 今年 5 月,OpenCloudOS 9.2 问世,是否意味着底层基础软件国产化已
“消失”的东北雨姐:口碑反噬,早已注定
谁也没想到,镜头前雷厉风行的东北雨姐,面对争议竟然“消失”了。自从卖红薯粉条被打假之后,雨姐团队发了一个道歉视频和一个声
腾讯系超50款鸿蒙应用上架:更新加速度,功能完备度飙升
近期有网友发现鸿蒙版微信的下载量已突破千万,且已经有超50款腾讯系应用上架,覆盖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从国民级社交神器微信、QQ
PA日报 | 币安宣布KernelDAO为第4个Megadrop项目;Upbit新增COMP至韩元市场
今日要闻提示:币安宣布KernelDAO (KERNEL)为第四个Megadrop项目Upbit新增COMP至韩元市场PumpBTC:链上空投认领将于4月2日开始Te
AI时代下营销技术“十大趋势” | 2025灵眸大赏官宣“智启”!
想象一下:如果AI策划一场全球营销顶级峰会,会呈现怎样的未来景象?这不仅是一个假设的场景,而是我们即将面对的现实。今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