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产业发展特征大全11篇

产业发展特征大全11篇

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定成本巨大而边际成本很小。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银行卡产业而言,随着业务规模的日趋增大,银行卡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新进入者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来建立交易及账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中心之后,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客户,将面临长期的亏损直到被其他同业竞争者兼并收购。而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由于规模效应尚未明显,整个产业经营成本较高,发卡机构、网络服务商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规模较小,市场进入“门槛”反而较低,意味着新兴银行卡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远大于成熟市场,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产业集中化

产业集中化是经营规模化的必然结果。为了达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提高效率,各发卡公司均把壮大发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重中之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结果,使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落入前十几家大银行卡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当前美国银行卡产业的集中化。美国前10名的银行卡公司总贷款余额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高度集中。

三、完善的社会征信、保障体系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社会征信体系客观、公正、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越是社会征信、保障体系健全的国家,信用消费需求越是旺盛,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相对越小,产业利润越是稳定。反之,信用体系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对银行卡消费信贷的供求就相对疲软。借款人担心失业、养老等财务风险,发卡银行担心坏账率上升风险。

四、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

由于美国银行卡市场监管规则的因素,以及银行卡发卡机构的资信要求使得美国银行卡行业的竞争一般处于理性状态,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都不会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轻易使用价格竞争手段。同时,随着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大多不会继续盲目增加客户量,而是理性地选择客户,留住优质客户,同时把风险比较大的劣质客户淘汰掉。控制风险是发卡机构业务扩张的首要前提。对于发卡机构而言,成熟市场的客户一般拥有不止一张银行卡,持卡人选择用哪一种卡进行交易,和支付卡的广泛接受性、方便程度、积分奖励等整个服务体系密切相关,而且是很容易变化的随机偏好。对于收单机构而言,以“交易量”为标志的市场份额的“高流动性”导致经营者一般不会用倾销的手段来猎取持卡人和商户,而是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刺激交易增长。发卡、收单机构和第三方服务商通常是在促进利润增长的前提下拓展市场。客户偏好的流动性造成美国银行卡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要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理性竞争,使得美国整个银行卡市场的风险控管机制、客户服务体系、信用分析市场都随着业务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产业的利润也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风险损失率的下降而逐渐增长。

五、专业化分工发展迅速

21世纪以来,美国银行卡产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即专业分工的发展与专业化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收单市场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细致化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些收单机构为了剔除不具有规模效益的业务,保持其在收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将很多业务进行外包,如将POS布放及维护外包给POS专业化服务公司、商户拓展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商户拓展机构、收单交易处理业务外包给专业化收单处理商,等等。

收单业务被细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相应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单市场运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的成本。美国收单市场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收单业务的运营效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受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收单机构专著于核心业务,还会起到优化重组银行卡产业价值链、进而提高银行卡产业整体效率的作用。各个参与主体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不再“求全”而是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收单业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协作经营,共同形成了一股推动美国收单市场发展的巨大合力。

建设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是我国特别是京郊蔬菜产业发展的方向。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要充分体现功能的多样性。众所周知,蔬菜的生产、供应和创造就业机会是传统的基本功能,这一功能正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变革:其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和供应已经由满足数量需求向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需求方向转变;其二,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证蔬菜价格合理和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菜农增收,不言而喻,这是一个有关民生的重要问题;其三,蔬菜产业链正在向深加工等方向延伸,以求多环节提高蔬菜附加值。随着我国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蔬菜产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园艺和饮食文化传承等功能日趋凸显,为蔬菜产业的多方位延伸和向广度、深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蔬菜产业是北京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巨大的蔬菜消费市场,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蔬菜比较效益高,其种植收入占京郊农民种植业收入的40 %以上。有数据表明:由蔬菜产业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在北京逾百万人。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推进蔬菜生产向资源节约型和最大限度地发掘蔬菜作物的生物潜能、提高劳动率、致富农民、以精品为主满足不同档次蔬菜需求的方向发展,正在迅速地推进产业链的延伸。根据首都的特点,设施蔬菜、籽种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蔬菜产业的变革提升必然会对蔬菜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这无疑给蔬菜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蔬菜学科能不能适应蔬菜产业当前发展的需求?能不能不断产出高水平关键科学技术成果来支撑引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纵观目前国内外蔬菜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走向,深感我国蔬菜科学研究迫切需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规划。一方面,从技术源头上抓好蔬菜种质资源发掘创新和分子生物技术以及相关生态、生理、病理等应用基础研究,为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原创性和集成性成果;另一方面,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提升传统技术并实施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强化集成创新,实现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建立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优势,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发展。

2北京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2.1首都蔬菜产业正面临重大的需求变革

北京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人口膨胀等一系列的压力。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宜居城市与首善之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是服务于北京城市发展需要。即通过科技创新与集成,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农民就业机会与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环境,尽可能地降低资源的占用,减少农业生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空间。据此,籽种农业与设施农业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蔬菜供应已经由满足数量需求向提高质量、保证安全的需求方向转变;生产由粗放型向效益型方向发展,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菜农增收;蔬菜产业链正在向深加工等方向延伸,以求多环节提高蔬菜附加值;蔬菜产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园艺和饮食文化传承等功能日趋凸显,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园艺文化是历代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居民观光休闲的需求,如何在传承园艺文化的基础上,增添现代科学技术的内涵,为建设宜居城市服务,不仅是蔬菜产业链的延伸发展,而且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蔬菜科学技术,在京郊蔬菜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上述发展需求,技术积累明显不足。当前迫切需要通过改革与发展,创新机制,调整蔬菜学科结构,在总体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解决产业发展和首都建设发展需求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2首都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强大需求

“十一五”时期北京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北京农业要发挥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四大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手段,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出发点是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的消费需求,落脚点是满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需求。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型现代农业更加突出了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和市民消费需求的导向,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都市型现代农业除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

截止到2007年底,北京设施蔬菜面积1.324万hm2(蔬菜总面积4万hm2),设施蔬菜年产值23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0 %。已初步形成了设施蔬菜生产优势区县和乡镇。为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发展进程,北京市设施农业将以“两区两带多群落”空间规划布局发展建设,2008-2012年,每年计划发展设施面积2 667 hm2,实现区域特色设施农业和其他类型设施产业循环联动发展。

2.3首都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果品和花卉的需求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而且是质量的提高和品味的多样性发展,栽培优良的新品种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为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开展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配套,突破主要农作物育种,在确保持续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并把“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作为优先主题。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成为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产业符合北京市农业发展政策。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京政农发〔2006〕7号)中,将设施农业作为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进行扶持。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等8个委办局《关于发展设施农业的意见》(京政农发〔2006〕17号)中提出,“十一五”期间设施农业发展目标以温室、大棚等为主的各种类型农业设施预计发展总面积在1.3万hm2以上。牛有成副市长在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指出,要统一布局,科学规划设计,搭建项目平台,整合政策资源,成线、成片集中发展设施农业、籽种农业、观光农业,扩大规模效应和景观效应。

2.4首都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高品质、无污染的设施蔬菜需求空间巨大。2010年,我国的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将达到80 kg以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净增1.2亿左右,对设施蔬菜的需求也将会大大增加。据初步估计,到“十一五”末我国设施蔬菜需求净增量在2 500万t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蔬菜总量需求增长的同时,还对质量安全与品种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为在设施条件下进行安全、洁净、新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的统计,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纺织服装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并没有对本国纺织服装企业产生严重的冲击,进口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控制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外包企业与美国本土的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的共生性已经远远大于竞争性,美国国内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大部分已经退出了产品生产环节,转型成为贸易商和品牌制造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负责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而是聚焦于协调和管理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生产外包以及密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之间绵密的协同合作关系。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总体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根据BEA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国内纺织品总产值为578亿美元,比2000年的851亿美元下降了32.1%,服装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幅度更大,由2000年673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342亿美元,降幅高达49.2%。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进一步降低,由2000年0.83%下降至2008年0.35%。从就业情况来看,200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纺织和服装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万人和17万人,分别比2000年的行业从业人数下降了66.9%和65%,在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口中,仅有1.03%和1.04%比重分别来自纺织和服装产业。

从贸易收支来看,美国对国外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纺织品进口渗透率(纺织品进口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从2000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29.1%,而同期服装进口渗透率则从51.1%上升至76.5%。数据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和服装产业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行业萎缩趋势较为明显。

(二)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来源地更加集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以及越南等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大国成为对美国出口的最大赢家,尤其以中国最为瞩目。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14.9%和13.6%,2009年中国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39.1%,超过了印度、欧盟27国、巴基斯坦以及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规模的总和;另一方面,加拿大、墨西哥、CAFTA、EU-12、泰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由于受到多边纤维协定(MFA)终止的影响,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大幅萎缩的趋势。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分类,2000-2009年期间,美国纤维、纱线(3131)以及纺织纤维(3132)两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下降了38.6%和29%,而织物整理制品(3133)、针织服装(3151)和纺织纤维(3132)、服装附件(3152)以及羊毛服装(3152)四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1.4%、59.5%、4.3%和22.5%。在进口金额下降的两类产品中,纤维、纱线(3131)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而纺织纤维(3132)主要源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在进口保持增长的四类产品中,只有织物整理制品(3133)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三类产品均是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数量增长产生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国进口金额最高的纺织纤维(3132)和服装附件(3152)两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2009年仅为45.4和89.1,而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表明尽管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都是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弹性较高的终端消费品,而垄断性强、价格弹性弱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进口需求很少。如果不考虑出口价格因素的影响,仅从进口价格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贸易条件在不断改善。

(四) 美国纺织与服装产品差异化特征更加突出

首先,从资本化特征来看,美国纺织相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美国纺织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指数从2002年的100%上升至2007年的119%,而同期服装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为95%。美国纺织企业资本化比重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资本设备更新投资的增长得到印证。2004年-2008年,企业对纺织设备更新的投资额占到纺织品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2%增长到2008年的4.54%,四年翻了一番。而该期间,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企业生产规模上都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其次,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美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远远高于服装企业。以人均产出为例,2009年美国纺织企业的人均产出为110890美元,超出服装企业人均产出水平的56.3%。这表明纺织业的生产率在提升,而服装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五)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微型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2008年纺织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5.4%、15.9%、13.0%、20.3%和15.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服装产业方面,企业微型化的特征更加突出。2008年服装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43.7%、19.3%、15.9%、16.5%和4.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这与他们采用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

(一)通过增强价值链的 治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产业利润

依据Humphrey and Schmitz(2004)所提出的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分类(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以及层级型),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价值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零售商以及品牌经销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控制着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产品交货、库存以及价格等关键的“价值链”结点,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主导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制造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资本、技术以及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买方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捕获市场信息的能力,借助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终端和制造商之间构筑“护城河”,确保垄断利润最大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退出传统的产品制造领域,转而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非生产环节,通过强化设计、工艺、环境标准,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 产品生产和销售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

纺织服装作为最具时尚性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将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价值链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将配置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结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快速响应,而且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例,棉花和氨纶的生产在美国、纺纱在印度、缝制在孟加拉、缝纫制衣机械来自德国、品牌设计在意大利、拉链来自日本、零售商是法国、贸易商在中国香港,而市场则遍布全球。事实上,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种主导的生产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电脑、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先进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网上“按需定制”。美国企业积极借助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向数字化时代转型。

(三) 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纺织原料出口的对外扩张

为了配合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整合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对进口美国纤维、纱、线等原材料的外国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进口关税,以推动美国上游纺织品的对外出口。美国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1个涉及纺织服装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美国还通过签订《非洲增长与机会协定》、《加勒比海贸易伙伴协定》、《安第斯贸易促进和禁毒法案》以及《海底纺织品服装贸易优惠协定》等特殊的贸易安排推动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

在一系列自由贸易机制的推动下,美国主要纺织原料的出口依存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美国旨在推动纺织服装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美国织物整理制品(NAICS3133)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5.9%,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成为美国纺织原料的主要进口国。例如,墨西哥、加拿大、尼加拉瓜、塞尔瓦托、多美尼加、洪都拉斯等国对美国纺织品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81.7%、63.1%、92.4%、82.8%、74.8%和94%。美国通过签订有关纺织品服装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上游纺织原料制品的对外扩张。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注重企业“价值链”整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然处于“底端”,缺乏对产品标准以及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全然沦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整合价值链体系,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量研究表明,顺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构筑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面临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残酷“遏制”和“围堵”,因而构建依托本土市场为中心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将是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行路径。而在这一产业升级过程中,依托本土市场所提供的需求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级产品要素将是构建“国内价值链”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第二,对纺织和服装产业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政策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纺织业相对于服装产业具有更加密集的资本和技术特征和更顽强的生命周期。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要素的替代弹性更大,一旦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等手段降低对劳动投入的依赖,从而有效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服装产业所固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很难通过强化资本投入进行替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工资成本大幅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部分纺织原料产品(NAICS3133)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服装领域基本退出了生产制造环节这一事实即是印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面临成本压力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设备更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而服装企业应该适时考虑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从而蜕变为服装贸易和品牌经销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第三,采取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9;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6-0036-08

我国文化产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总结过去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深入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并对整个产业进行客观评价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文化产业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文化产业直报系统整理的数据,基于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文化产业特征及效率进行研究,为文化产业研究和制定政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演进轨迹

根据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2012年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0万家,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8%,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0%。其中,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 253亿元,文化批零业实现增加值1 187亿元,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 631亿元,三者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10%、6.60%和53.30%。

基于统计数据,笔者更期待对文化产业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增加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由于样本期内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出现调整,为了增加历年数据可比性,更为客观反映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律,笔者进行了两个方面数据修正工作:一是剔除价格影响因素,也就是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当然,部分同期指标比较不受到这个因素影响,并未调整;二是考虑国家统计局按照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新口径对2011年相关数据的调整,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由134 719亿元修订为15 516亿元,与当年GDP之比由2.85%修订为3.28%。按照这一调整系数,我们初步对2004―2010年增加值进行修正。从修正后的数据和修正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大的趋势上大致保持一致,并未出现反差较大的地方,因此,为了研究和行文方便,二者不做进一步区分。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历年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特征:第一,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由2004年3 340亿元增加到2012年18 071亿元,8年增长了5.41倍,年均增速达到21.90%。第二,文化产业增速大幅高于同期GDP增速。8年平均增长率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5.96个百分点,并且二者同步变化。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从2004年2.47%增加到2012年3.48%,8年增长了1.41倍,年均增速达到6.30%。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从2005年的3.61%增长到2012年的5.53%。

在2004―2012年期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反映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我们考察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文化产业贡献率是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按不变价格计算。而从整体上来说,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在2005―2008年期间,贡献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0年期间,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由2.79%上升至4.60%,上升了1.81个百分点。之后2011年的贡献率开始下滑,2012年的贡献率又开始得到回升,并超过了2010年的贡献率。

(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及构成

从总量上看,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文化产品制造业从2004年1 481亿元增加到2012年7 253亿元,8年增长了4.90倍,年均增速达到26.80%;文化产品批零业从2004年328亿元增加到2012年1 187亿元,8年增长了3.62倍,年均增速达到26.30%;文化服务业从2004年1 241亿元增加到2012年9 631亿元,8年增长了7.76倍,年均增速达到33.90%,是三类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增速与现价计算的增加值增速大致相当,文化服务业增速最快,文化产品制造业次之,文化产品批零业最慢,但三者均保持较高增速。

从三类产业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来看,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比重出现交替变化,文化产品制造业持续下降,而文化服务业持续上升。具体来讲,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持续下降,从2004年47.70%下降到2008年的41.10%,最终下降到2012年40.10%。

与此相对应,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却保持连续上升的态势,从2004年40.00%上升到2008年的50.80%,于2010年达到8年内最高值,为53.70%,2011年和2012年仍然保持这一水平,2011年达到53.20%,2012年达到53.30%。

与此同时,文化批零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局面。从2004年的10.60%下降到2012年的6.60%。

(四)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

在2005―2007年间,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均有所增加,新闻出版业由2005年的5 291个增加到2007年的5 607个,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5年的14 539个增加到2007年的15 139个,文化艺术业由2005年的29 742个增加到2007年的32 253个,娱乐业由2005年的13 896个增加到2007年的16 850个,相对来说增速比较大。

就增长率而言,新闻出版业和娱乐业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新闻出版业由2006年的3.19%下降为2007年的2.69%,娱乐业由2006年的10.48%下降为2007年的9.76%。而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文化艺术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保持在4.14%左右。

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下降趋势。新闻出版业由2009年的7.25%下降为2010年的3.1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9年的7.05%下降为2010年的4.28%,文化艺术业由2009年的12.17%下降为2010年的4.89%,娱乐业的增长率由2009年的12.60%下降为2010年的7.17%。

主要法人单位数在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上升趋势,且娱乐业的上升幅度最大,由2011年的8.10%上升为2012年的24.23%,新闻出版业的上升幅度最小,由2011年的4.05%上升为2012年的8.17%。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11年的5.89%上升为2012年的12.69%,文化艺术业由2011年的8.53%上升为2012年的19.76%。

二、分析框架比较和样本数据选择

关于文化产业官方的界定和统计分类有两次。第一次是开始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加上过渡层和延伸层共六个层次。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受到新技术影响导致的业态变化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的部署,都要求新的文化产业界定及统计分类,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以下简称《分类2012》),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这两次分类在框架上有着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集中反映了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和代表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二者都兼顾了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围绕不同的文化生产活动进行归类,2004年版体现在第四层,2012版体现在第三层。第三,二者都延续了传统国民经济中对文化产业以产品角度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二层。从这三点来看,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得以反应,但是仍难以满足更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针对不同问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者要选取不同的理论框架,对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书生[1]基于物质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文化传承和创新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看做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不同,文化再生产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作品是创作的成果,经过生产转化为产品,借助传播变成商品从而进入消费。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文化再生产各类别呈现关联性和继起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包括将文化产业分为六大类别。与统计框架比较来看,文化再生产理论保留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分类,同时将统计框架下的产业链特性提升到产业层面,不再是隶属于不同文化产品下面的层次,这是一次较大的突破,有利于从整个产业层面把握文化产品生产环节特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因此,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数据的约束,本文研究交叉使用统计分析框架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

在确定分析框架基础上,分析数据也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质量。本文将国家统计局文化企业直报平台系统覆盖的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作为样本,进一步推断整个文化产业的总体特性。根据直报平台统计数据整理,2012年整个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数达到36 469家,从业人员数为6 994 335人,应付职工薪酬为4 069.07亿元,资产合计为50 336.65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6 261.5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55 463.97亿元。下面各部分就是基于直报系统整理后数据进行的具体分析。

2012年,全国文化企业中有6 236户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7.10%;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343.12亿元,相当于全国文化企业净利润10.70%。从类别来看,各类别的亏损情况分布大致有着如下两个方面特点(如表4所示):第一,文化传播渠道类别和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均高于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其中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了20%。第二,虽然各大类亏损企业亏损金额差距较大,但是各类别亏损情况对各盈利造成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突出,均没有超过15%。其中有3个类别的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与净利润的比值超过了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它们分别是文化消费制造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其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依次相当于各自类别的合计净利润的14.35%、11.82%和11.27%。而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亏损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06%、8.56%和7.19%。

四、生产效率评价

(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启示。Marco-Serrano[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在1995―1999年期间瓦伦西亚地区与网络相关的西班牙剧院的不平衡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整体效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降低引起的,而规模效率保持不变。Last和Wetzel[3]运用基于输入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结果表明文化服务经济并不满足成本最小化的假设。Last和Wetzel[4]依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并将全要素生产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在国内,马跃如等[5]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蒋萍和王勇[6]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马萱和郑世林[7]应用BCC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8―2006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距;郭国峰和郑召锋[8]从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提升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侯艳红[9]应用CCR模型对2005年我国31个省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有效的省区有广东和北京等7个省份。

总的来讲,运用DEA的思路是研究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仍延续这一思路,并采用BCC模型,即在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效率模型,吴文江[10]对该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但是,本文的有益工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文化企业微观数据的整理加总后的分行业数据(四位行业代码);第二,是基于不同的分析框架的比较。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1.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DEA分析以DMU的投入产出资料为衡量效率的要素,因此,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是否恰当对最终DMU效率衡量是否准确极为重要。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考虑人力和资本方面的投入,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选择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作为文化产业投入指标,选择营业收入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指标。

应用DEA进行效率分析时,应该保证决策单元的数量是投入产出指标的至少两倍以上。该文化产业的决策单元为119个,而投入产出指标为5个,因此适合应用DEA方法。另外,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之间应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避免出现某种投入指标数量增加却引起产出指标数量减少的情况。经计算,营业收入与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63、1.00和0.61,上述相关系数通过了在1%显著水平下的检验,可以认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系数,因此适合进行DEA效率分析。

2.数据描述

投入产出的数据特征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应付职工薪酬的均值为34.19亿元,标准差为68.40亿元,说明不同行业的工资标准差异较大;法人单位数的最大值为2 843家,资产合计、成本费用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均值分别为423.00亿元、445.14亿元和472.79亿元,标准差分别为753.58亿元、807.48亿元和847.07亿元,这些指标的标准差系数均在0.50以上,说明不同行业的规模不一样。

(三)基于统计分析框架的生产效率

运用DEAP2.1软件对2012年文化产业中的119个行业进行以投入为导向的VR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9,平均规模效率为0.96。

1.技术效率

由图1可知,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

从整个行业来看,雕塑工艺品制造行业(2431)、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行业(2435)、电视机制造行业(3951)等12个行业达到了技术效率前沿。效率最低的10个行业分别为公园管理(7851)、游览景区管理(7852)和文艺创作与表演(8710)等,均处于0.60以下。

2. 纯技术效率比较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表明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改进。纯技术效率已经假定生产对应了最优的生产规模,测度的是实际生产点和生产前沿面曲线的差距。

由图2可知,纯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而且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值,均比其技术效率值大,说明决策单元更接近于效率边界。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对于非DEA有效的行业,再考察其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在非DEA有效的行业中,档案馆行业(8732)、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行业(8912)和图书出租行业(7122)等7个行业是纯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说明这7个行业按照现在的产出计算,其投入不可能再减少了,因此其技术效率相对无效主要是由于规模无效引起的。数字内容服务行业(6591)、群众文化活动行业(8770)和文具制造行业(2411)等12个行业是规模有效而非纯技术有效,说明这些行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却并没有拥有最佳的技术水平。其余的88个行业既非纯技术有效也非规模有效,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即使减少其部分投入,也有可能保持当前的产出水平不变。

从规模收益来看,DEA有效的12个行业以及音像制品出版行业(8524)、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行业(3079)和数字内容服务行业 (6591)等13个行业都处在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金属工艺品制造行业(2432)、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行业(2436)和地毯、挂毯制造行业(2437)等60个行业处在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这些行业在增加投入后,产出的增加比例会小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即增加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低。如何整合投入资源以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对这些行业来说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其他行业均为规模收益递增,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如果将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比例增加,将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回报。

从各类别层面看,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仍然最高,几乎接近效率1的最佳水平,最低的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为0.86。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依次为0.92、0.89、0.89、0.87。总的来讲,各类别排序与技术效率排序大致相同,但效率水平略有上升。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近十年间,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而且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从总量上看,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这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并不高,这很可能与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同时,本文还运用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按照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对六大类别的生产效率结果也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的效率差距较大;六大类别的技术效率均不是特别高,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是最低的,说明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效率尤其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效率上升空间还很大。

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结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含义:第一,重新认识文化内容生产,着力提高生产效率。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是在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之前形成的,侧重于实物形态、专业化、集中创作的小众生产,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对人的行为方式、创作习惯产生深刻影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活动大幅上升,表现为网络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等特点,创作主体日趋大众化。第二,克服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割裂的观点,发挥国民经济体系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大力度扶持文化再生产类别前端的文化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和印刷等设备生产),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第三,更加重视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改造提升建筑、纺织、轻工、包装等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创意设计向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生产延伸,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参考文献:

[1]

高书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 2013-02-08.

[2] Marco-Serrano,F.Monitoring Managerial Efficienc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 Regional Theaters Network Perspective[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145(1):167-181.

[3] Last,A.K.,Wetzel,H.The Efficiency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 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Approach[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0,34(2):89-110.

[4] Last,A.K.,Wetzel,H.Baumol’s Cost Disease,Efficiency,and Productivit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n Analysis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J]. Journal of Culture Economics,2011,35(3):185-201.

[5] 马跃如,白勇,程伟波.基于SFA的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8):97-101.

[6] 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7] 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区域分工精细化、产业链条深加工化,时间成为决定某些产业市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即“迅者生存”(survive of the fastest)。许多对快速运输需求强烈的产业,布局于大型枢纽机场附近,形成了临空产业集群,随着临空产业的发展与机场功能的强化,更多与航空运输有着直接与间接关联的产业逐步布局于该区域,形成了“临空经济”的新型经济业态,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临空产业构成临空经济区的产业主体,无论是在产业类别、布局、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经济特征。

一、临空产业的基本类型

临空产业泛指以利用机场资源为主要目的,布局于机场周边的多种产业类型。由于临空产业的发展演化主要受机场功能与腹地经济的多重影响,因此,不同区域的临空产业类型存在差别,但是总体而言,临空产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

1 临空农业

某些农产品如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等对运输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许多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布局于空港周边,即为临空农业,如北京顺义天竺镇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发展芥兰、奶白菜等高附加值的种植农业,直接空运到香港销售,经济效益实现了9倍增长。上海浦东新区也依托浦东国际机场建立了上海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

2 临空工业

临空工业主要包括航空配套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种。航空配套工业主要指航天科技、航空相关制造加工业等,爱尔兰香农机场自由贸易区内的飞机维修业在国际上就享有盛名,政府还在附近设立了爱尔兰国家航空研究中心。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以空运为依托的计算机及其附件、微电子、IT等制造产业及研发中心以及生物制药等。如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从吉隆坡国际机场延伸至市区的马来西来“多媒体超级走廊”立足于软件开发、多媒体内容创造等领先技术。著名的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科技城与美国研究三角园(RTP,Research了riangle Park)都布局在距离国际机场驱车半小时的行程内。

3 临空第三产业

由于临空产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为机场客货运输提供服务,因此临空第三产业的范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物流、商业等。临空物流是充分发挥航空运输优势的重要产业,凡是集聚辐射能力强的机场,都有高效物流配送作为保证。如在法兰克福机场附近的法兰克福物流城,总面积149公顷,集聚了数百家物流运输公司。以法兰克福机场为中心的全球空中运输网,加上物流城高效的配送系统,能够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德国造机械设备及时供应配件。其次是满足机场乘客服务需求的临空商业,包括宾馆、餐饮业、购物、商业中心等,在某些国际化程度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空港,总部经济、商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创意产业都发展势头良好。在规划为国际航空大都市的空港,如日本中部国际机场(Central Japan Airport City),房地产亦成为临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临空产业的基本特征

1 航空指向性

机场的辐射与拉动是促进临空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各类产业选择在机场周边布局,不同程度地受到航空运输方式的影响与辐射,这就是临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特征。航空指向性的本质是产业与空港的关联程度,它是临空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按照临空产业受到机场影响的程度不同,航空指向性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

(1)直接为航空运输业服务的航空依赖型产业,包括航空物流业、商业零售业、航空食品业、航空器维修业、保税仓储物流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机场客、货运量的增长,航空指向性最强。

(2)利用机场的交通优势和口岸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航空关联型产业,主要指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创汇农业、花卉业、邮件快递业等对机场货运条件要求较高的产业。

(3)利用机场的区位优势而延伸发展的商务贸易、旅游博览、办公会务、文化娱乐、教育科研等产业,这类产业的航空指向性相对较弱,是由机场的运输功能派生出来的,通常被称为航空诱发型产业。

2 空间分布上的圈层特征

产业的航空指向性与机场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成本共同决定了企业的选址。临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强弱不同,在空间上表现为产业布局上距离核心机场的远近不同。倘若将空港周边视为同质区域,从长期看,受空港影响大的产业布局于紧邻空港的区域,受空港辐射小的产业布局于离空港较远的区域,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产业布局呈现空间圈层化的趋势。一般的,航空运输的核心产业如航空维修、航空食品等布局在机场周边1km处的空港区,相关的机场商务配套服务布局在机场周边2―5km范围的紧邻空港区,物流业、高科技产业、会展业多分布在机场周边的6kin范围内的空港相邻地区,而观光农业、旅游等产业多分布在机场周边的10km-15km范围内的辐射区。

3 临空产业间关联复杂,集聚效应明显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布局子空港周边的临空产业,具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机场产业与航空运输产业有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共同构成航空产业链,存在纵向的产业关联。航空物流是链接航空运输与临空产业的纽带,它在临空产业区存在最广泛、最错综复杂的横向、纵向产业联系。最后,在临空经济区内,大量人口、物流、信息流的空间集聚形成的区域优势,又会吸引总部经济、会展、商务,旅游等产业的产生。临空经济区内各产业与机场的联系以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这个有机的综合体在机场的这种主导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以机场为晶核的产业集群。

4 航空物流产业至关重要

航空物流产业关联度大,影响力与感应系数高,是联系机场、空港区产业、地方经济的纽带,其发展程度与完备状况直接影响机场的运营能力,因此,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航空物流服务能促进机场货运与临空产业的发展,也是机场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许多临空经济区都将航空物流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临空城、成田国际航空城、中部临空都市等在规划时都专辟了20-30公顷的物流园区。

5 临空产业的规模与空港的功能互相强化

临空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与机场的功能、规模、聚集力、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机场功能的强化,临空产业的类别与规模也不断拓展。空港最初的功能是基本的航空运输,如供往来飞

机起降,提供货运与旅客服务等,由此产生一系列直接为机场、航空公司、旅客运营提供配套服务的航空制造与机场产业。作为最快速的交通工具,空港会汇集大量对时效性要求高的资源与要素,这种要素集聚到达一定程度,空港逐渐拥有信息、国际交流、商贸等功能,相应的信息、会展业也逐渐布局于此。随着空港的功能不断增强,促使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逐渐把总部设在空港,产生总部经济。最后,空港逐渐成为了具备多功能的经济区域,派生出地区开发,从而使临空经济区发展成为区域空间结构中的一个节点,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布局于空港周边的产业类型也更加多样化。

三、国际临空产业发展趋势

1 高技术产业园区密集

航空运输的高时效性以及空港的信息与国际交流功能会吸引高技术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入驻临空经济区,而且航空航天产业本身就是高技术产业。目前许多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临空经济区的重点内容。如美国彼特蒙三角(PLedm。nt Triad)国际机场附近的三角研究园(RTP,Research Triangle Park)以生物科技与超级电脑等为主要产业,园区有中国著名的联想集团的全球总部入驻,还有葛兰素史克(GSK;GlaxoSmithKline)制药公司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如距法国尼斯机场16公里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Sophia Antipolis Technology Park)。入驻产业包括信息和通信新技术、生命医疗科学、精细化工等。目前是法国最具国际化的地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1300家高科技机构和研发型企业,拥有科技人员3万多名。马来西亚依托吉隆坡南郊雪邦国际机场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全线发展ICT(科技和电信)产业,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2 会展业与总部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会展会议产业与临空经济关系日趋密切。机场周围地区的会展业通常包括展览中心、培训设施和商务会议中心。如日本大阪机场,这几年发展最快的就是会展业。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维勒班展览中心,有164,000平方米的展览区,每年吸引1300万的参观者。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展览和会议中心内,仅美国“孩儿宝”公司就雇佣240人,在该机场附近成立了永久的展览和会议、营销中心。此外,以英特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向机场集聚。

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逐渐把总部设在空港,可以最便捷地把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加工基地与战略总部沟通起来,综合利用多个区域的优势资源。机场总部经济就这样产生了。如著名的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服务区(DFW M~roNex),就吸引了包括美孚、AMR等世界五百强公司总部的入驻。可口可乐、爱立信等跨国公司的东欧总部就设在维也纳机场。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党的十八以来,甘肃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从最原始的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围绕资源要素禀赋,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1978—2017年,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由2.26万hm2增长到31.33万hm2,产量由4.29万t增长到383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1]。2017年,高原夏菜外销达820万t,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全省脱毒种薯生产面积8.23万hm2。2017年,甘肃省优势特色作物面积达到220.86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以上,初步形成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2019年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3个全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兰州榆中高原夏菜、岷县当归、静宁苹果,农业品牌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如今多项特色产业跃居全国前列。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多样性,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自2008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5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投入资金1亿元;2009年整合资金1.5亿元,带动39个县投入资金13.8亿元,牛羊大县已初见规模;在已实施的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基础上,整合资金5.44亿元,扶持马铃薯、草食禽、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特色优势产业及龙头企业;2019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甘肃省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为1.4亿元,其中用于畜牧业资金为0.61亿元、蔬菜产业资金为0.39亿元、马铃薯产业的资金为0.2亿元、中药材产业资金为0.25亿元[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积极落实中央财政关于特色农产业的资金支持,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过度依赖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以及用于发展特色农产业的科学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基础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等情况。

2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支农规模相对较小

21世纪以来,全国财政支农规模呈现出增长态势,甘肃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也日益增长,但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财政支农、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甘肃省财政支持仍落后,且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首先,根据甘肃省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情况分析,虽然总量上在不断递增,由2009年的0.6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4亿元[3],但对比浙江省2009年财政专项资金2.6亿元、贵州省2019年财政专项资金16亿元,差距较大。其次,从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效益来看,存在资金浪费、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上述因素影响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亟待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给予有力支持。

2.2投入资金呈现分散交叉且精准性不足

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甘肃省在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既要考虑6大产业平衡发展,同时又要兼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问题,做到多元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了促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投入了最大努力,但这当中出现了资金多渠道投入和多头管理使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出现“碎片化”。特色产业财政投入与各县市实际需求不对接,政府自上而下的财政决策机制导致财政支持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的决定权在上一级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户很少获得表达自主意见的权利。基层组织的“缺位”更进一步导致对6大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3支出结构不合理

蔬菜、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等是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6大支柱。由于甘肃省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多样性,6大特色产业在各县市的发展侧重点不同,例如天祝以高原绿色蔬菜、藜麦、马铃薯、青稞、牛羊肉等农产品为发展重点;天水重点发展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产业。政府为了促进各县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其特色产业类型提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但目前在市县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情况。同时,由于各市县发展具有差异性,需要的政府农业公益也不尽相同。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到位,农业科研、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不足等问题,急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4-5]。

3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3.1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投入

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出要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6大产业发展速度,着重强化转移性支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加一般转移性支付的同时,拓宽专项资金的投放比例,尤其是要扩大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的投入规模。以中央和省级的政策为导向,以农业特色化、现代化为主线,营造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到有效扩大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规模和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让财政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3.2健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投入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21-02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地异国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与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有关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产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活力。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

根据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其基本特征如下:

1.超综合性。旅游产业本身的综合性就极强,而文化旅游产业又将文化这一因素置于旅游产业的链条上,使其综合性更为明显。比如,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它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为一体,产业体系庞大,产业边界模糊。

2.延展性。延展性指的是以一项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其他产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般来说,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较高,通过一些深度的开发与创新,可以挖掘和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从而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二,旅游产品还具有一定的内涵方面的延展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讲解中,导游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歌赋、精彩的传说、故事、典故,从而有效提升游览的层次,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3.载体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须以一定的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等为基础和载体。一般来说,这些历史文化景点、文化艺术场所的品质高低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而现阶段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其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4.体验性。与传统的旅游方式强调“静态观赏”不同,现代文化旅游倡导“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无论是从当代人对文化旅游体验与参与的要求,还是以中青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为主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要求文化旅游更具体验性,这也将成为文化旅游的本质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创意性。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与历史古迹相联系着的,更多时候也要通过文化创意的实现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举办各种大型的选秀活动、博览会等也能够带来巨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迪拜和阿布扎比,就通过一些全新的理念设计出了超豪华的购物中心、七星级的金帆船酒店,还有豪华的文化广场,豪华的清真寺等创意产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客。

6.精品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旅游产品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物质行为的精品,具有很高的品位,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传扬,大量吸收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做到为现代所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这种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7.民族性和国际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旅游的景点一方面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世界的,具有国际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当所有的民族文化汇聚到一起,就具有了国际性。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调整和提升阶段势在必行。可以说,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暂时解决了现阶段单独的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它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总之,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新格局的形成,使其结构得到优化与整合。

2.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从而使旅游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传统的旅游产业过分强调其经济方面的功能,而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而现代旅游业功能更加多元,比如可以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知识的增加、境界的提升等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公益目的、教育目的、文化传播目的更加凸显。

4.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文化的竞争上。文化旅游产业是知识和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旅游中的文化含量,使旅游业更好的承载文化,积极打造属于本国的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品牌,增强本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树立本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1.加强文化创意。文化创意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原始文物遗存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一番创新和再造,增加文化的附加值,特别是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中向上的阳光的文化层次,把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来抓。加强文化创意的目标不仅是要复活历史,更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2.强化营销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文化的营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营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文化内涵的说明与宣传。首先可以加大立体广告的宣传力度,并增加广告的文化含量;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对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一番详细而又通俗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文化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出发,探讨了其特征、作用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对文化旅游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与鼓励支持,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文社会科学版,2011,5(8):29-32.

[2]许金如.扬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2,1(64):33-34.

[3]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1044-1045.

上海广告业统计中,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占到绝大多数的数量,共计98.74%,广告业务收入占到总量的54.62%,而广告业务利润达到61.17%;而仅占广告经营单位数量1.26%的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总数的45.38%,广告业务利润也占到总广告业务利润的38.83%。外资国际广告公司数量少,却占据了近一半的广告业务收入,其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而本土广告公司数量极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个广告公司的业务收入量却很少。按照注册资金将16564户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分为五个类别,其中未填写注册资金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为128户,数量只占到总数的0.77%,对统计结果有效性影响较小。上海市广告业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中,注册资金为50万以下的企业占到71%,占到整个企业数量的大半。其次为50-1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占到内资广告公司企业的19%,再次为100-5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500-1000万,1000万以上的内资企业数量很少,占到内资广告公司的百分之一。以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规模都较小,50万以下的内资广告公司数量最多,而5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都非常少。广告业务收入比例较为均衡,50万以下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47%;50-1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16%;100-5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1%;500-10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7%;10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9%。各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并不均衡,数量最多的50万以下规模的广告企业经营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47%,占了近半壁江山。而数量不到1%的1000万以上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内资广告业务收入的19%,两者数量相差极大,相较而言,规模较大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其广告业务收入也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提高注册资本、追求资本运作、大资本运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等经营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行为。上海的广告公司中也应该重视注册资本,提高层次,参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区分还需要细化,否则不能正确地反映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情况。除了其他种类之外,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排名情况为食品、房地产、农资、美容业、服装服饰、服务业、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保健食品、烟草、酒类、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药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招生招聘,最后一位是金融保险行业。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传统媒体仍是主流根据图4,可以出,广告经营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中,传统媒体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电视、广播、期刊、报纸、户外媒体占据了64%的份额。在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中,电视排在第一位,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28.72%;其次为其他类;排在第三的为户外媒体,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16.89%;第四位的为报纸,占11.02%;第五位为互联网,占8.05%。从从业人员看小微型广告公司构成上海广告业态的塔基根据从业人员的情况将本土广告公司划分为大中小型,而根据业界人士建议以及上海广告公司从业人员实际情况,将100人定位划分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分水岭,即超过100人为大型广告公司,50-100(包括100人)人为中型广告公司,10-50人(包括50人)为小型广告公司,1-10人(包括10人)为微型广告公司。在现有的本土广告公司中,微型广告公司占到了绝大多数,即从业人员数量10人以下的公司有15105家,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的91.19%;其次是10-50人的小型广告公司,共有1289家,占到总数的7.78%。而大中型的广告公司数量很少,加起来只有1%左右。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仅占本土广告公司总数量的0.39%,但是其广告业务收入和广告业务利润都占到整个上海本土广告收入的一半。而占到本土广告公司数量超过九成的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到24.80%,其广告业务利润远远低于广告业务收入,只有12.86%。由表可见,上海本土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都远远的超越了中小微型的广告公司。上海本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大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的优势。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都非常低。小型与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持平,相差不大,但小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利润却比微型广告公司要高出许多。根据统计的分类方法,将公司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创意设计人员、业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四类,具体见表8:由表8可看出,中小型广告公司中人员最多的为业务人员,而微型广告公司人员中最多的为管理人员。中小型广告公司要维持发展,必须洽谈和拓展业务,所以业务人员较多;而微型广告公司一般只有10人以下,甚至很大部分都是一人或者两人身兼数职,又做领导又做创意同时又跑业务。创意人员与业务人员在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都较为均衡,其中创意人员都为20%左右;业务人员在30%左右。差别最大的为管理人员,其中中型广告公司管理人员比重最低,其次为小型,最后为微型,也可反应出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为创业阶段,管理人员比重较大。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的年龄分类,表9可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小,中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超过半数都在30岁以下,超过40岁以上的不到15%;而小型广告公司也是如此,从业人员近一半年龄都在30岁以下,但是相对中型广告公司来说,小型广告公司中也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员,5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一成左右;而微型广告公司年龄分布最大的为30-40岁的人员,即为自己创业奋斗的人的主要年龄段。科学历,其次为大专学历,占了三成;研究生和初中以下的从业人员比较少,可见中型广告公司的学历主要需求为大专或本科,学历太高或者太低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比较少。在小型和微型广告公司中,占据多数的同样也是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据公司从业人员的七成,但是初中及高中的学历比例比中型广告公司要略高一些。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对于员工的学历程度要求并非很高,一般大专以上即可,最主要的是看重员工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由此可见广告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行业,强调个人的实践综合素质。从业人员的要素体现出的上海广告业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中国广告业的基本特征。还必须看到的是,跨国广告公司对于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之上有诸多威胁。最大的威胁表现在,跨国广告公司利用高薪吸引行业高端人才,所占比重为13%,其次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对人才的合理招聘和使用,最后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高校宣传与优秀人才的提前挖掘。诸如WPP旗下的奥美、李奥贝纳这样的跨国广告公司基于其规模化的运作、系统化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相当专业。他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弹性大的工作时间制度、深造机会、薪津福利,这些对于行业人才来说都是不二的选择。另外,跨国广告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在各大高校的大三、大四的待就业学生中挖掘潜在优秀人才。去年4A广告公司还展开了各大高校的巡讲活动,受到了各方追捧。而中小广告公司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在自身有限的条件和限定的市场之下,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只能等着人才主动找上门来,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上缺乏主动性。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广告行业的竞争分布与格局是符合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在一个行业中,分布着综合实力不同的公司,就好像在一个社会中有着形形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常处与短处,这样社会才能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整个广告行业亦是如此。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因此,广告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市场情况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我们想象的混乱,但是中小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显然是存在着困境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而就此忽略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在经营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对整个广告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培育的制约。(一)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主要依靠与,创意与设计能力不足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由此可看出,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以广告和广告收入为主,广告制作收入和广告设计收入所占比例较小。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主要还是依赖广告与,在广告设计方面还比较弱。(二)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针对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去所占比例比较大的无法归类的其他类别之后,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并不一致。组成中小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大的是汽车行业,而对于微型广告公司来说,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服务业。如果区别来看,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由多至少的行业分布为:汽车、食品、化妆品、服务业、房地产、家用电器、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中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近60%。小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汽车、服务业、食品、化妆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家用电器,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广告业务收入的16%,这也与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中的行业分类不够细致有关,小型广告公司把82%左右的业务收入都算入了其他类别。微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服务业、汽车、房地产、食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化妆品以及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也占到近60%,但是微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其他类别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这种现状说明,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三)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媒体分布仍然是保守格局按照媒体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得出表13:根据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得出表14: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电视、户外是广告公司优先选择投放的媒体。对此的解释是,这两大主流媒体的投放效果比较稳定、直观性强,比较容易说服广告主。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第五大主流媒体。网络广告的受众接触面更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因而网络平台成为了广告投放的新热门。上海广告业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止这些,以上论述就统计数据特征而言显得突出一些。究其原因,上海的中小微广告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困境按比重大小依次有,市场不景气、投放量少、市场无序、竞争严重、媒体成长过快、政府管制严格、广告公司把握不住广告主的心理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广告投放量同比大幅缩水。另外,由于媒体成长过快,新媒体层出不穷,传媒赚取的利润提高,广告公司赚得越来越少了。其次,广告业的无序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对同一笔生意,如果专业的大广告公司请专业的队伍策划设计需要五六千元,但是一些私人的小型广告公司请相对业余的人员只需要一两千元,门槛低造成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很多没有从业经验或者经验尚浅的人进入广告业,又不遵守行业内的游戏规则,就会造成广告行业整体形象的降低。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数量庞大,数量上是外资广告公司的近80倍,但是广告业务收入只占到全部广告业务收入的一半,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占了半壁江山。

而在本土的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只有不到4%,但是又瓜分掉了剩余广告业务收入的近乎一半。而数量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99%的中小型广告公司要为剩余的四分之一相互竞争,可见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要想在众多广告公司中存活下来并脱颖而出,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努力,在从业人员和业务结构上都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上海是中国广告业发展与现状的缩影。中国广告公司的特点也是“数量极度庞大,单体规模极度弱小”。大多数广告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仅仅在这个阶段就会有相当大一部分广告公司被淘汰出局。同时,它们自身缺乏资金,也缺乏对大资本的吸引力,规模效应对其是天方夜谭。这种现状决定了规模化发展只能是金字塔顶的高端发展模式,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切实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型发展道路。对于中小型广告公司来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赢利点,不断改革与调整,才能在广大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所作为。在行业心态上,一般以为中小型的广告公司总是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但是,就广告部的负责人所言,其实不是所有的中小型广告公司都想把自己的广告公司做大做强的,有一些广告公司维持公司的现状,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方面,有些中小型的广告公司确实不希望扩大公司的规模,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满意,认为其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以及公司盈利即可。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中小型广告公司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源优势,不是想要扩大规模就可以扩大,中小型广告公司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如果一家中小型广告公司想要扩大公司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还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规划以及管理能力等等因素。广告行业的竞争应该是质量的竞争,而不是规模的竞争。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过,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当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卓越与否的标准,中国的市场很大,足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要做的是,在对公司自身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后,采用有效的市场战略来谋求自身的发展。

作者:许正林 马蕊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3-0040-04

本文是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城市定位研究》(08dlsk256)的部分成果。

一、引 言

经济社会发展总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1]。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制约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状况,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2]。依据产业结构的特征判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于正确地拟定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相关的研究理论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和人口经济联系方式,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2]。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特征反向识别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结合城市发展阶段的总体趋势,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阶段的下一步目标,识别产业结构角度推动城市发展阶段前移的路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及比较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方向,确定城市发展阶段推进的产业结构障碍,从而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将城市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大连市当前产业结构特征

1. 三产结构特征

近年来,大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0~200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且近两年加速趋势明显,增长率超过16%(见表1)。自2000年以来,大连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尽管三次产业每年都在大幅增长,总体上,三产的结构呈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增,而第三产业基本稳定的趋势。总体而言,大连产业结构正向高级化推进,随着大连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工程及软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

2.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3]。

(1)从资源利用情况看,区位、港口、旅游资源、科技人才是大连的突出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连市的临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口岸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基本吻合,资源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首先,以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口岸经济保持旺势,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不断提升。2007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1.3万标箱,港口吞吐量位于全国各港口城市前列[4]。造船、石油、化工、出口加工等临港产业一直是大连市工业中的主要成份。借助区位优势与港口优势,大连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7年GDP增长主要靠出口(贡献度为74%)拉动,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其次,在旅游业方面,大连不仅继续保持了其滨海旅游的特色,更利用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成果,结合商贸、会展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大连的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海外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增长25%。展会规模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举办展会92个,参观人数484.1万人次[4]。

最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进一步突出,2007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4]。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展加快,成为新的亮点,软件产业及大连软件园建设实现跳跃式发展。

(2)从产业的技术结构看,大连市的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机械工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电子通讯等在全国地位较高的专业化部门均为技术层次较高的制造业部门,以电子信息、新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倍增速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大连的支柱产业仍然是传统的重化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结构还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大连市的装备工业如机床、冶金机械、橡胶和塑料加工机械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不具备独立地与发达国家大财团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5]。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金融、会展、旅游、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是第三产业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与现阶段的信息产业及未来的知识经济需求相比较,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层次仍然较低,传统的交通运输与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足。

(3)从产业结构的有序性看,大连市既有信息、金融、会展、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又有石油化工、运输设备、电子通讯、机械等成熟产业和采掘、冶金等衰退产业,三个阶段的产业同时具备,表明产业结构过程有序;同时大连既有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又有交通运输、房地产等先行产业和石油、化学、食品、服装等基础产业,表明产业结构功能有序;在区际分工中,大连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在东北地区具有突出优势,渔业、轻工业及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特色的重工业也与省内及东北其他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但在与环渤海主要中心城市的协同上还需进一步努力,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整体利益与空间有序。

(4)自主发展原则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有一个相对健全的结构体系。

首先,产业结构要有一定的主导能力,经济综合、自主地全面发展要求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大连市的主导产业为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具有技术成熟性、市场成熟性、大规模性和大关联性,能够在城市产业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并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见表2、表3),并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分工优势。

其次,大连市产业结构相对健全,并拥有较为先进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对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适应环境,排除干扰,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较强。但是,大连市的工业结构类型仍为重型结构,还未能形成以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来带动重工业或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大连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较高,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总体上,大连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密切结合,产业的技术结构与有序性良好,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合理性良好。但是从产业总体结构比重上分析,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高,重型制造业比重高而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的弊端。

三、大连市城市发展阶段的诊断

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联,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样,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也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以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钱纳里(H.Chenery)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根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例序位关系,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农业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三大时期,其中工业化时期又具体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见图1)[2]。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还有赛尔昆、弗里德曼、霍夫曼等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1]。根据这些方法以及我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判别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见表4)[1],计算大连市相关指标(见表5),可以看出,大连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城乡经济基本协调,产业重心正逐步由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资源重心以资本和技术并重,消费水平略显超前,正在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

四、向下一阶段迈进的障碍

大连市在向工业化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

1.制造业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技术革新慢,缺少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作支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才能得以迅速且持续的发展。大连市的制造业构成中传统行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仍然较小,技术水平较高的部门发展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慢,影响了新兴工业部门的成长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产生。能否像青岛一样,创建出大连自己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是大连经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关键。

2.现代技术与组织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农业生产率较低。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率导致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尽管同东北地区及国内大多数城市相比,大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并不大,但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则差距很大(见表6)。与国外城市相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就业结构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使与北京、上海相比,大连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略低,而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另外,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较大,这些既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成为大连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大连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许多指标位于我国上游水平,但一旦按照市域经济比较,许多指标就落在了后面。特别是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经济发展滞后不仅限制了市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大连市整体地位的提升,更妨碍了大连市经济发展向下一阶段跃迁。

五、未来发展预测

在对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预测,大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首先,发达的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大连的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规模效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因而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核心产业在大连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各个工业部门都将向高度加工阶段过渡。技术进步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与主导产业的变迁,大连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阶段即将到来,进而将进入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的时期,电子、电信、机械等部门将作为核心发展部门,电子产品、船舶、机车则仍是大连制造业的核心产品。

其次,具有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层次、强大的创新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提升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关键,为此,充分利用大连及东北各地在科技、人才、产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大连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就成为提高大连对区域经济的领长功能、产业示范功能与辐射能级的关键。

再次,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将带来第三产业的繁荣。进入工业化后期,需求与消费的升级将推动基本经济结构的转型,即将进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体,并将逐步拉大距离,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也将随之扩大。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航运中心、商贸、金融、旅游中心要想强化其中心地位,并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心就必然要立足于自身优势,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因而商贸、金融、旅游、交通运输与信息业自然就成为其核心产业。

六、结 语

大连市产业结构发展态势良好,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三产结构等特征分析,大连市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向后期转化阶段。从产业现状与城市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转化趋势来看,为了推动大连市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现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轻型结构,注意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衔接,向产品高加工度化与耐用消费品生产方向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旅游与信息业,实现第三产业的高级化。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编.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48.

[3]大连市统计局.2007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stats.dl.省略/gongbao.asp2008/3/3.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6-178.

[5]魏世红,谭开明.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6,(11):23-25.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Phase Based on the Industry Structure――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

Wang Bin1,2,Han Chunyang2

中图分类号:F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115―04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产业集聚现象在中国迅速形成并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内产业集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南部相对发达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如广东的东莞、惠州、南海、顺德等,江苏苏州,浙江温州、义乌、桐庐、湖州等,山东寿光、青岛等地区。中国产业集聚现象,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现象。基于资源禀赋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相关研究比较少。

近年来,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阶段性标志成果之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崛起了一批特色产业集聚现象:白色产业集聚(如棉花产业集聚、乳业产业集聚等),黑色产业集聚(如石油天然气产业、化工产业、煤炭产业等),红色产业集聚(如工业番茄产业集聚、红枣产业集聚、胡萝卜产业集聚、枸杞产业集聚等),绿色产业集聚(如葡萄产业集聚、西甜瓜产业集聚、香梨产业集聚等),边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等,这些特色产业集聚大多表现出充分利用新疆的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呈现出特色产业地理性集中、专业化分工和出口导向的典型特征。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形成,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凸显后发优势、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提高社会发展贡献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教授(M.E.Porte)从竞争优势理论角度认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构成的重要单元,有影响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要点,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加速地区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产业集聚研究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 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类型

借鉴马库森(Markusen,1996年)从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角度对产业集聚的分类方法,根据新疆特色产业集现象的特征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意大利式(马歇尔式)产业集聚、轮轴式产业集聚、卫星式产业集聚、政府启动型产业集聚。这四种产业集聚的主要特征见附表。

意大利式产业集聚,也称马歇尔式产业集聚,是指以众多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集聚,产业氛围浓厚,企业之间以信任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如新疆特色农业产业集聚中的葡萄产业集聚,香梨产业集聚,番茄产业集聚等。

卫星式产业集聚,是一种相对孤立的分支机构的集合体。如跨国公司境外投资设立的生产基地,内地外向型产业或中间组织利用地缘、区位优势,在新疆投资建立的贸易市场、加工区等贸易基地。贸易区内各中小企业之间较少有合作关系,关键投资和决策等均由区外子公司或总部作出。这种类型产业集聚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区外企业总部或母公司的决策和投资,以及当地的融资、技术服务、商业服务等共享资源的能力。如边疆宾馆边贸市场、德汇集团、美克家私和口岸市场等边贸企业构成的边贸产业集聚。

轮轴式产业集聚,是指以一家或几大家大型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集聚,以工业城著称。轮是指工业区中的大型企业,通常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围绕这些大型企业而生存;轴是指大企业与这些小企业之间之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如新疆特色工业集聚中的石油化工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集聚,有色冶金产业集聚、新能源产业集聚等。

政府启动的产业集聚,主要是指由政府倡导,选择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实力雄厚、市场声誉良好的企业人驻,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技术创新为导向,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其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政府行为。如新疆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奎屯经济开发区、米东新区等。

2 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特征

2.1 强烈的资源区位依赖性

新疆几乎所有特色产业的集聚都是围绕资源盛产地区而形成。新疆的特色产业都源于特色资源的主产区,由主产区形成商品基地,产生制造、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由于大部分特色产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涉农产品,限于技术、管理、资金、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基本上处于鲜食供应,就地消费,销售半径小的状态。仅限于区域范围内,远离大都市、发达地区,制约了产业的深度开发。

2.2 较强的外部性特征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新疆虽然有资源的优势,但是在开发方面,能力较弱,需要外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改变长期以来在传统而小范围、小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中缓慢发展的现状。如由中央企业投入巨资和人力物力开发的石油天然气石油石化产业;内地企业联合开发的煤炭、钢铁等产业;区外知名企业纷纷进驻新疆积极开发新疆乳业,以及葡萄等产品的深加工。

2.3 弱植根性表现

产业开发过程中,缺乏一种固有历史、文化传统的背景,很难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区域发展融合在一起。产业移植、模仿的痕迹浓厚,因而在种植技术、加工技术、流通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属于被动跟随,受市场价格利益的波动影响较大。

2.4 鲜明的产业色彩特征

在研究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现象时,不难发现,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现象大多可以归结于某一色彩而加以概括,如以石油、煤炭等特色资源产业为代表的黑色产业集聚;以棉花、乳业等产业为代表的白色产业集聚;以葡萄、香梨等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集聚;以工业番茄、胡萝卜、甜菜、枸杞、红辣椒等为代表的红色产业集聚。这些色彩鲜明的产业集聚现象几乎涵盖了新疆主要的支柱产业。

2.5 政府主导经济优势初显

新疆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目前,已建成33个工业园区(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园区5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园区)8个;各地州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园区)17个。

如米东新区的建设。2004年12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成立乌昌党委,加快推进乌鲁木齐一昌吉经济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乌昌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2004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696.18亿元,占全区的3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39亿元,占全区的36.2%;乌昌两地经济增长率均在12%以上。乌昌经济的联合发展,既能使乌鲁木齐的高新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找到得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又能充分利用昌吉的区域空间,有利于两地发展空间与市场资源的有效转换,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快速积聚和充分共享,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规划中的米东新区石化工业园,跨米泉市和东山区两地,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是自治区规划的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化学工业基地。工业园将按照建设新疆最大石化基地的目标,依托乌石化公司建设大芳烃、大化纤、大化肥基地;依托新矿集团建设煤化工基地;依托新疆中泰化学公司建设氯碱化工基地;依托鸿昌公司、山东乐华公司等建设精细化工基地,努力形成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比较完整的化学工业体系。目前,包括华泰重化工项目、乌石化近100亿元的扩能改造、新矿集团煤化工等项目外,这个工业园区还有9个大项目准备开工。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可增加150亿元左右的工业产值。作为乌昌经济一体化突破口的米东新区建设已经起步,已有24家企业入驻米东新区,石化工业园区建设也已正式启动。

目前,以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奎屯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园区内集聚了大批区内外企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正在日益成为新疆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3 新疆特色产业集聚的成因分析

新疆特色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3.1 基于资源优势的内生型发展道路

通常,按照产业集聚理论,关于集聚产生的来源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种。内生型是指由本地资源、企业家能人自身优势形成的。外生型是指由外部资金、技术等注入而形成的,以外资移植型和跨国公司主导型为主。

通过对新疆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的梳理,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新疆的名优特品种都是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产生,在经营户中能人的带动下形成的。如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伊犁的蜂蜜、精河的枸杞等产业。

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及石化相关产业,主要都是围绕油气田开发建设而形成。新疆农、林、畜的特色产业也都因其独特或独有的资源产物,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特产,进而加工、运输、销售,形成特色产业。少见有从外地引进、发展形成的特色产业。

这种内生型发展,往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比较优势相对软弱,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发展风险较大。

3.2 基于政府主导组织开发的外生型发展道路

新疆的石油、天然、石化、煤炭、钢铁、有色工业等产业,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整合全国该行业的优势力量,注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在相对短的时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形成规模化高、集中度强、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由于新疆自然环境艰苦,远离内地,公共交通设施较落后,因而开发成本较高。

这部分产业,目前基本上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导产业,也是经济发展依赖性极强的产业。

3.3 基于产业区专业分工、协作而形成的专业化型发展道路

基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而集中在同一地理区位,特色产业区内的企业,在开发生产中,按照市场、环境、自然优势而调整并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部分企业围绕同一产业形成上、下游,分工明确、协作有序的产业关系,同时集中了大量劳动力从事劳务输出,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间的关联度更高,如新疆石油化工产业、传统的葡萄产业。

3.4 基于企业大量进入、无序竞争的卫星型发展道路

当一种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时,而进入门槛又较低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纷纷进入,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劳动力成本低廉,整个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外部市场行情和外部企业的运作。新疆的棉花产业,即是典型的例证。围绕棉花企业的众多中小型企业,为争夺资源瓜分市场,市场竞争无序化的特征明显,由此形成了产业扎堆的集聚现象,尚未产生一个具有中心地位的核心大企业。

3.5 基于低成本型的低端发展道路

产业集聚基于两种明显的发展道路,可分为创新型集聚和低成本型集聚。走高端道路的创新型集聚以在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其特征是创新、高质量、功能的灵活性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良好的法规制度下企业间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较多表现为走低端道路的低成本型集聚,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廉价的原料、大量劳动力的灵活性和廉价劳动力等低成本因素,集聚的产生是偶然的,集聚信任度低,企业之业往往存在恶性竞争。如新疆的乳业市场,高端产品基本上被区外名牌所占据,而区内乳业基本上处于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的状态,部分企业贴牌生产现象普遍。

另外,虽然新疆远离内地发达地区、交通时间长,距离远,但资源价廉物美,且易于集中成片大田作业的生产管理,便于吸收大量廉价劳动力,因而相当一部分特色产业是采用低成本的进入方式而形成的,产品多为原料型、初加工型。

4 新疆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目前仍处于一个初级化程度

特色产业集聚现象的出现,虽然给新疆特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是这种集聚大多停留在众多小企业围绕一个中心产业拥挤在同一个地理区位,利用廉价的原料供应和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自发地寻找市场机会,企业行为不够规范,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上、下游、专业化分工与服务的格局。

4.2 总体规模化程度低

从新疆特色产业分类、分布和经济影响力看,除了中央驻疆企业,自治区政府组织开发的石油、石化、煤炭、钢铁、有色工业等产业规模较大以外,其他大部分特色产业基本上是由地方各级政府、兵团系统各团场和民营企业开发生产的。一般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多为小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处于生产规模小、产品产量少、营销策略技术水平低、经济影响小的发展程度,未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开发,因而规模效益也不明显。

4.3 集聚程度低,集聚影响力小

由于新疆各特色产业集聚程度低,因而集聚效应也不明显。在区域范围尚未产生一批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以及一批有影响的产业群体。

4.4 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匮乏

这些因素是制约新疆产业集聚提升发展的瓶颈因素。新疆地理位置偏远,开发成本高,难以吸引优势资金和人才、技术,使新疆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难以进一步提高。

4.5 产业定位和发展战略不够科学

新疆最早提出“一黑一白”发展战略,以后在不同时期又先后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畜牧业、林果业、大石化、物流集散地、旅游开发、向西开放等发展战略,层次多,头绪多,产业定位不稳定,重点发展战略不突出,以致出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县县办厂等低层次重复投入的现象。

科学的产业布局和有针对性的产业规划的滞后,也造成产业集聚的无序发展现象。出现了不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强行执行种植养殖计划,出现种棉毁林,家家养牛,乡乡种棉等现象。

另外,由于新疆地方政府和兵团客观上是两套行政管理系统,形成了同一产业,重复布局、重复投入,多头管理等现象,减弱了产业集聚效应。

4.6 集聚组织脆弱性较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