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时隔4年夺回“好医生”,平安健康能重振C端吗?
2025-07-17 11:17
图片

出品|达摩财经 

时隔4年,“平安健康”APP重新更名为“”。

6月10日,平安好医生(1833.HK)正式官宣品牌焕新,“平安好医生”被重新启用为平安健康的对外品牌名。此后两个交易日,平安好医生股价连续收涨,累计涨幅达12.33%。6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为8.11港元/股,总市值达到175亿港元。

平安好医生成立于2014年,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公司在成立后发展迅速,2018年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但在上市前夕,平安好医生却被位于四川的好医生药业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平安好医生侵犯了后者的商标专用权。成都中院、四川高院先后对相关案件作出了一审、二审判决,均认为平安好医生存在侵权行为。

两次判决均未能胜诉,平安好医生不得不向好医生药业支付了300万元赔偿,并在2020年5月向后者登报致歉。2021年1月,平安好医生旗下的“平安好医生”APP更名为“平安健康”。

但平安好医生并未就此放弃,这一案件最终打到了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底,最高法作出判决,撤销此前一审、二审判决,并驳回了好医生药业的全部诉讼请求。

根据判决书,最高法认定平安好医生APP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与好医生药业从事的传统药品制造及销售业务在商业模式、获客渠道、服务内容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好医生药业对平安好医生商标侵权的自认主张并不成立。

随着最高法作出判决,平安好医生也得以将“平安健康”APP重新改回“平安好医生”。此次更名,或承载着公司重拾C端业务的“野心”。

业务早已转型

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平安好医生最初的打法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平台较为类似,即通过向C端客户提供互联网诊疗业务为抓手,开展医药电商业务。2020年,平安好医生的医药电商(健康商城)业务收入为37.14亿元,占总收入的54.09%。

在此期间,公司通过“平安好医生”品牌积累了大量用户,据公司公告,至2021年1月初,“平安好医生”APP的注册用户已达到3.46亿人,月活跃用户达到6700万,是国内覆盖率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

不过,与背靠综合电商平台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相比,平安好医生自营医药电商的成本相对更高。2020年,公司医药电商业务的毛利率仅6.9%,同年京东健康的综合毛利率为25.4%、阿里健康的综合毛利率为23.3%。在此背景下,平安好医生持续陷入亏损漩涡。

为了走出亏损,平安好医生开始进行改变。为此,2020年5月,公司将出身阿里的创始人、董事长王涛更换为平安老将方蔚豪。随着方蔚豪上任,公司的战略方向也开始改变。在业务上,公司削减医药电商业务,全面聚焦B端企业用户,同时配合集团的寿险改革,向F端用户拓展业务。

也正是在此期间,受与好医生药业的诉讼影响,平安好医生将APP的名称变更为“平安健康”。彼时公司也借这一事件表达了改革决心,其在公告中称,此次更名是为了体现公司的战略升级,未来公司将聚焦医疗+健康。

此后的几年间,平安好医生进入了艰难的战略转型期。对公司而言,放弃易于起量的医药电商业务虽然会减少亏损,但同时也会导致收入下滑,而对F端、B端业务的开拓同样需要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盈利。因此,在2021年至2023年间,平安好医生的营业收入由73.34亿元降至46.74亿元,且期间持续录得亏损。

2023年10月,李斗接替方蔚豪成为平安好医生新任掌舵人。在李斗掌舵之初,公司的方针依然是发展F端、B端业务,且降本增效力度进一步加强。

2024年,平安好医生的销售及营销费用为7.64亿元,同比下降了8.6%,管理费用为9.30亿元,同比下降了37.2%。公司的员工数量也由2022年底时的2556名降至1563名,减员近千人。

大力降本增效之下,平安好医生终于实现了盈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08亿元,同比增长2.88%;归母净利润0.81亿元,成功扭亏。

但经历了多年的变革后,平安好医生的业务已经高度依赖平安集团的“输血”。2024年,公司F端、B端收入分别为24.17亿元、14.3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03%。

年报显示,平安好医生的F端业务使用了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而B端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其中86%来自平安集团渠道

这种模式下,平安好医生未来的增长空间或将受限。以B端企业客户为例,2024年底,公司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较2023年底时增长了超500家,增幅达35.9%。但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这一数量仅增至超2100家,增幅已较2024年大幅放缓。

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平安好医生重新将发展C端业务提上了日程。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随着用户习惯养成,未来将进一步推进F2C/B2C裂变增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此次公司将“平安健康”业务更名为“平安好医生”,或也是试图借助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C端用户。不过,经历了4年的F端、B端转型,曾经在C端业务中颇为知名的“平安好医生”品牌如今能够发挥多少效用,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时隔4年夺回“好医生”,平安健康能重振C端吗?】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sicmodule.kub2b.com/news/188.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企库往资讯移动站 http://mob.kub2b.com/ , 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
全民AI健康管家来了!实测蚂蚁AQ:追问识药看皮肤,连医院接硬件
终于出现一款真正面向C端的AI医疗产品了。在掀起全民AI应用浪潮之后,一些专业深度较高的领域也开始AI起来了,但在医疗这个领域
2025年H1短剧全景报告:大盘环比下降16%,头部接连收购,行业集中度再提升
新腕儿 H1年报1.大盘数据环比下降15.94%从当期数据与往年数据对比来看,大盘热度值有所降低。据WETRUE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
高能新锐,潮玩佳作!华硕天选6X台式机
目前许多游戏玩家除了对整机的性能释放有着强烈需要之外,也十分看重它们的颜值与个性,希望能够满足当下新一代游戏性能需求的同
军事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军事热点一览 丨2025年7月9日
  军事领域动态复杂,事件可能迅速改变全球安全格局。我们整理了昨夜今晨最重要的军事新闻,包括关键行动和政策变化,让您清晰
中国手机市场新格局:华为夺魁,小米放缓,苹果重返前三
在国补政策的推动下,多家手机品牌焕发了新的生机。今年二季度,在国补和渠道降价叠加618购物节的推动下,重返中国市场前三。“
美国推不动两种先进战斗机的平行研发了
在最新的国防预算中,美国国防部决定优先研发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F-47,该项目获得35亿美元的拨款。而与此同时海军的第六代战斗机
百亿芯片巨头兆易创新赴港IPO,朱一明“降价走量”只挽回一半利润
文/瑞财经 程孟瑶90多亿现金躺在账上,但朱一明依然觉得不太够用,希望借助港股的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进程。距5月20日晚间公告
乘高铁游武隆 155元即可“无限次”畅玩五大核心景区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渝厦高铁开通后,重庆武隆今年将推出哪些夏季避暑新业态、新耍事?6月27日,“跟着渝厦高铁去旅
2025年全国避暑旅游路线推荐之溶洞探险游
中国天气网讯 想要逃离高温,来一场惬意的避暑之旅?不妨去感受下森林中丰富的负氧离子、瀑布飞溅的清凉水雾、溶洞穿堂而过的习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